加入收藏 | 学院首页

我院一二三四党建工作机制

作者: 时间:2024-12-30 点击数:

2024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紧密结合学校14451发展方略和硕士点授权单位建设目标,构建学院1234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一、抓理论武装强根基,找准“一”个着力点,树牢融合发展理念

学院党委统筹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构建党建与事业发展“嵌融式”学习模式,依托“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考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习力+思考力=能力”理念。书记、院长每人每学期深入学生讲党课和思政课2次;领导班子成员、支部书记每年讲2次党课,开展三次“初心茶叙”座谈,面对面交流,解决师生困难。精心打造“每周政治理论学习”载体,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突出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利用从思想深处强化广大党员的理论认识和融合思维。

二、抓组织建设强基层,打造“两”大引擎,坚强战斗堡垒

学院三支教师党支部,通过将支部建在教研室、建在团队,以党建引领业务工作,党建与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加强。获评优秀共产党员3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两人,教师第二党支部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支部书记“头雁领航”。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双带头人”作用,在聚焦支部政治功能、做好教师思想工作的同时,立足推进事业发展落脚点,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相互结合、有机融入。党员骨干形成“雁阵格局”,先锋模范作用显著,政治站位和党性觉悟明显提高。党员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山东新闻联播、济南新闻综合、山东广播电视台《出彩山东人》专题报道“发现山东籍首颗脉冲星”,《擦亮天文特色,赋能空天信息产业》在山东省教育工委战线联播发表。平台建设卓有成效,获批济南市天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7个平台(济南市工程研究中心、天文技术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空天传感材料开发设计济南市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签署成立“中国天眼联合研究中心”,举办3次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合作,与多所院校联培博士生、硕士生27人。学生加入党员教师科研团队,取得丰硕育人成果。三名天文专业学生通过“齐鲁探天”分米波阵列(QUEST)捕获了脉冲星Pulsar B0329+54脉冲辐射信号清晰图像,这是学校首次成功捕获脉冲星辐射信号。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1篇,申请受理发明专利3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新增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和无人机应用技术职教本科专业,并完成首届招生。服务地方经济,挖掘新质生产力。依托主题党日活动,与日照港等大型国有企业共建,对于企业反映的“卡脖子”问题,组织团队共同研讨,达成行业标准和成果转化合作意向(院校合作项目10项,校企合作项目17项)。积极服务基础教育,承办一项省培项目,两项国培项目。

两支学生党支部探索形成的“三联三维三促”模式,通过以三联工作为抓手,开展党员承诺践诺,在三个维度对团员青年学生加强思想教育,以达到三促成效。形成“党支部+党员+团员+团支部”的运行模式,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注入了活力,积极为党组织培养后备力量和生力军。(获得省级先进班集体1个、校级先进班集体4个、五四红旗团支部4个考研数据明显提升2024年报考率82.43%,上线率35.33%,录取率30.1%,其中物理学班录取率48.2%,7人考入985、211院校,两个学霸宿舍全员上岸;奖学金收获颇丰,获得国家级奖项34人次,省部级奖项7人次。)

三、抓队伍建设强技能,赋能“三”支团队,练就依靠力量。

支部书记团队。学院始终将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同时增进支部之间横向沟通。每季度举办书记沙龙、党务工作者例会,集体学习上级重要精神、交流工作经验、汇报工作情况等。

学生工作团队。抓好班主任、辅导员两支队伍,每月召开班主任例会,集体部署推进学生学业生涯、创新创业、升学就业等方面工作。以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升为出发点,探索赋能发展新模式,开展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丰富多样的辅导员沙龙。(辅导员各类比赛成绩优异,发表论文4篇,纵向项目2项,指导比赛获奖26项)

学生骨干团队。学院高度重视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定期开展涵盖领导力培养、组织协调技巧、沟通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的学生骨干培训。每周举行学生骨干工作交流会,以学生骨干为核心,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局面 。(学生骨干当中获得省级优秀学生2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人,发表SCI论文11篇,申请受理专利3项,参加西部计划3人等。)

四、抓方法创新强效能,用好“四”种途径,拓展形式载体

“每月一品”,文化育人: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教育形式,开展“每月一品”主题系列活动,每月聚焦一个育人目标,规划一个特色育人品牌,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努力实现教育与人才培育质量兼顾。三月“微光”雷锋月、四月明德读书季、五月弘毅学风月、九月“校史大家讲”、十一月“党员先行月”。

先进力量,榜样育人:引导全院师生以先进模范为偶像和榜样,让“学典型当先进”蔚然成风。先后推出“物电大先生”教师育人楷模刘志娥、步红霞、谭霞老师,“宝藏毕业生” 优秀校友心怀教育,情系家乡贾晓慧、荣耀入警,守护平安的王涌旗;“物电追光人”学风引领标兵曲俊贤、韩晓宇。

媒体矩阵,网络育人;注重挖掘网络思政元素,拓展思政教育场域,相继推出“君子抱经纶”“党史上的今天”“心育桃李”“相遇师院”“‘凡’星璀璨”等精品系列项目,将思政工作做到指尖心间。浏览量超31万余人次。学院官网以第一名的成绩评选为“十佳网站”。此外,在中央媒体及其他各类网站发布专题报道34篇。

四位一体,实践育人:坚持和完善“第二课堂”课程化的同时,扎实推进“课余经常性实践、寒暑假集中性实践、云上创新实践、大赛专项性实践”四位一体实践活动。在社区举办“行走课堂”、“小伙伴计划”等各类科普知识、学业辅导活动30期,志愿服务全覆盖。持续完善以竞赛实践为抓手的“1441”机制,学科竞赛成效显著。参赛率48.5%,国家级奖项10人次,省部级奖项共144人次,在山东省师范从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3人现场签约。

五、反思与改进

反思:学用结合不够紧密。在理论体系把握上和“融会贯通”地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去指导实际工作上不适应,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地指导作用;党建品牌建设特色亮点不突出。在创建党建品牌和打造特色亮点方法有限,党建与业务统筹融合不到位,未能形成有影响力的示范案例;学生中心的理念没有落实不到位。

改进:强化理论学习,加大贯彻力度。坚持不懈地学、原原本本地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力争做到想干、会干、干好;统筹规划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结合专业特色亮点,设计具有突出特点的党建活动,增强品牌吸引力;践行宗旨意识,坚持做到心里装着师生、决策为了师生,虚心向师生学习、真心向师生请教、诚心接受师生监督。

供稿审核:张凤云、吕伟皓

              审稿、编辑:周凯

              审:臧葳


地址:济南市章丘区文博路2号 邮编:250200 电话:0531-66778082 Email:qlnuwdxy@163.com
Copyright ? 2016 齐鲁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