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科技的兴趣,鼓励青少年从小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意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协调发展,同时,也为提升我院同学的教学能力和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能力,培养教学素养。5月18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科普之翼-行走课堂团队在各方支持下组织了一次科普课堂, 行走课堂科普项目中的维周之翰队队长王昊展和北辰易述队陈明宇,为章丘道通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带来天文科普知识课堂,培养他们对天文专业的兴趣,学习相关的天文常识。

在此次科普课堂中,第一节课是由行走课堂项目中维周之翰队队长王昊展为道通实验学校学生讲述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距离最近的水星开始,为他们依次介绍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从这些行星的基本信息,命名历史,特征,人类的探索等方面详细的介绍了这些行星。激起了同学们的星空宇宙的无限向往,面对浩瀚宇宙,同学们充满未知与期待,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提问问题,深入交流与探索,课堂上同学们思维活跃,志愿者们也耐心充分讲解,巩固学科知识,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探索浩瀚星空宇宙的种子
第二节课由北辰易述队陈明宇为同学们讲述了恒星的一生。从恒星的胚胎期星云开始,为他们一次介绍了星云,主序星,褐矮星,巨星支,白矮星,超新星遗迹,中子星,黑洞等。从这些关键演化过程中为同学们建立恒星的基本演化流程。课中,向同学们提问了夜晚恒星肉眼可视数量,猜测一些比较形象的星云名称,太阳年龄等,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星空联想,在“小雏鹰们”心中勾勒了一幅璀璨星空图。
此次科普课堂让青少年们切身感受到了“天文就在身边”,为他们打开了天文知识的世界,激发了其对天文的浓厚兴激,培养了他们求真探索的科研精神,让他们能在科普中认识科学,爱上科学。在未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将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科普育人”、“劳动育人”的活动初心,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教学能力,建立更多校地共建、校校合作的协同育人平台,发挥培养科学兴趣的教学育人作用,促进全民科学常识的提升,让科学和知识的种子在更多青少年的心中生根萌芽,为实现科技强国、推进科学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陈天宇
图片来源: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社团实践部
供稿审核:张凤云、吕伟皓
审稿、编辑:周凯
终审:臧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