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新时代育人理念,坚定文化自信,聚焦非遗保护传承,感悟工匠精神,服务乡村振兴,2025年7月11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徐爱林、“盾禾知行”实践队全体成员赴济南市钢城区澜头古村开展“铁器锻淬凝匠心,非遗传承助振兴”非遗传承与保护社会实践活动。

在澜头古村非遗研学基地,队员们在非遗传承人贾子龙带领下,领略传统纹样与现代美学的融合设计,深入理解文创产品兼具实用与美学的文化价值理念。在郝氏铁艺工坊,队员们开启实时直播,与线上网友共同观摩工匠亓振演示选料、烧锻、淬火等核心工序,从其精准控温与力道掌控过程中体悟"以科学精神传承匠艺"的核心理念,并由亓振梳理铁艺演进脉络、解析材料建模与工艺数据化的创新成果。通过实地调研,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技术正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关键支撑,科技赋能正使传统工艺在当代焕发新生。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青年学子扎根乡土、践行文化自信的生动课堂,更是学院探索“科技+文化”育人模式的重要实践,推动学科智慧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举措。在未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非遗科技研学”平台建设,强化校地协同,依托学科优势建立乡村振兴服务站,重点推动专业技术在传统工艺革新中的应用研究,引导学生参与助力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的多元实践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基层发展需求精准对接。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用专业智慧助力文化传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钢城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人:赵梓潇、李迪
图片来源:张正泽
供稿审核:张凤云、吕伟皓
审稿、编辑:周凯
终审:臧葳